电话:0319-6051888
中新网重庆新闻12月6日电 题:重庆电网“外科医生”陈向全:“胆大包天”又“心细如发”
成片厂房拔地而起、建筑施工工地塔吊林立。作为川渝探索跨省共建新模式的重要载体,高竹新区正在徐徐展开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图景。
这背后,离不开陈向全和所有国网变电检修人员的默默付出。“我们要保证所有变电站设备不能‘带病’运行。”两年前,为保障高竹新区建设的用电安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分公司对高竹新区变电站实施大规模的升级改造。那段时间,陈向全带领班组成员没日没夜地行走在新建设的和改造后的变电站之间,对照“验收作业卡”总计查出百余项问题隐患,并加以处置。
“他们就像从事外科手术的医生,”在结束与陈向全近两个小时的交谈后,身旁的同事一语道破其中关键,“往往一个细微之举,就关系到大片区域的供电安全。”
47岁的陈向全,是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分公司变电运检中心变电检修班班长,也是国网变电检修高级技师。
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渝电工匠”、“高级专家”……从变电检修工到变电检修班班长,1996年入职至今,陈向全始终从事着变电检修及安装专业相关工作,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荣誉,练就一身变电“外科手术”本领。
“就像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但什么都必须去学。”回忆早年间从业历程,陈向全如是形容自己。原来在进入国网工作前,陈向全曾于1993年至1995年进入部队服役,转业后,进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分公司,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多年部队生涯,让陈向全有了一身不怕苦、不怕累的“韧劲”。刚从事变电检修工作那会,除了不缺席企业内部的专业培训课程,陈向全还经常跟着师父到一线进行实践,“每天回来我都像放电影一样,将一天的工作在脑袋里进行一次复盘,这样才可以加深印象、加快进步。”
“有一段时间,恰巧遇上公司变电检修人员新老交替,‘起早贪黑’就成为了那时的工作常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陈向全看来,对于专业技能的学习是永远没尽头的。从事变电检修20余年,陈向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电网设备换代。“只有不断去学习和熟练新技术、新工艺,才可能正真的保证变电检修工作‘万无一失’。”
沿着革新挖潜、技术改造、科学技术进步的方向,陈向全不断的提高自己,不仅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 2 篇,而且牵头成立了变电检修 QC 小组,着手解决在现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先后完成了《一种便携式 10kV 断路器搬运装置的研制》《研制 GW4-110 隔离开关基座拆除工具》等 QC 项目 10 余项,在此期间获得了“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重庆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 “中国电力行协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成果二等奖” “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三等奖”等多项创新荣誉,课题授权专利 12 项。
变电检修,是供电行业最辛苦、最高危的工种之一。作为其中的一员,陈向全的工作向来不分昼夜,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奔赴检修前线。大家都避之不及的高压电设备,陈向全和他的班组人需要日夜与之相伴。
陈向全介绍,其所在班组总共13个人,负责维护和检修管辖范围内大大小小变电站共90座,人员少、任务重。在现场工作,以主业检修工作为主线,加大设备巡视、检修、安装工作质量力度,积极开展设备缺陷消除工作的同时,安全问题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高空作业、人员误触电、机械伤人……陈向全一边细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点,一边和记者说他总结的一套风险防范的方法。即,意识培养和专业技能培养。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人伤害、不漠视他人受到伤害,这是我给班组所有人员立下的规矩和原则。”陈向全说,要防患于未然,首先是要从意识根源上树起一道“防火墙”,让变电检修工作人员谨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安全风险,时时刻刻绷紧安全意识这根“弦”。
除此之外,提升专业技能是保证安全的最好的方法。“只要熟悉掌握各项变电检修工作的正确处置和操作方法,危险就不会靠近你。”为此,陈向全结合生产现场真实的情况,专门编写了《变电检修岗位工作规范/岗位技术培养和训练规范》和《LW14-110 断路器机构大修标准化作业卡》等 9 项变电检修作业指导书卡。根据作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技术技能,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制定个人培训计划,按时、保质达到培训目的,提升员工检修技能。
220kV皂角村、大云、110kV八角庙、科兰、物流园多座变电站的一次设备新建调试、验收、投运,220kV高屋变电站、110kV骑龙、渝宜铁路牵引站、重庆轻轨变电站等变电站的施工图设计审查……一系列的举措加持下,陈向全在长达27年的职业生涯中,带领班组多次出色完成了多项重大电网工程任务。
不仅如此,他还凭借精湛的变电检修技能,在2014 年统景强降雨灾害后电网的灾后抢险恢复、回兴10kV断路器爆炸故障抢修处理等多次突发事故处置当中大显身手,多次被评选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迎峰度夏先进个人”等。
国网团队年年都会从各地吸纳新鲜“血液”。这些来自各地的新员工都会被指派一位或者多位师父。师父言传身教,传授其电力工作规定、知识、技艺,让徒弟尽快适应岗位,快速成长为合格的电网骨干。
“生活中幽默风趣,工作中一丝不苟。”这是徒弟们对陈向全的一致评价。在“传帮带”的过程中,他往往会悉心观察这些电网新人在工作中的困难和生活中的坎坷,发掘他们的优点和短板,分别“因材施教”,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
“现在入职的娃娃们往往不需要过多的担心他们的学历和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才是他们最需要的。”陈向全特别提到了一名叫黄松渝的徒弟,“研究生毕业,理论水平过硬,但刚开始时,工作中总是显得有些柔柔弱弱,放不开手脚。”
为了让黄松渝快速适应工作,陈向全刻意将许多与人接洽的工作交办给他,助推他主动与同事“打交道”,快速熟悉工作流程。此外,大大小小的检修任务都尽量带上黄松渝,帮助他尽快将一身的理论方法融入工作实践当中。
黄松渝也不负期望,在大量的工作接触和实操中飞速进步。2023年10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总工会主办,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承办的“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四届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当中,黄松渝一举夺下了“变电检修项目个人一等奖”的佳绩。
蔡皓杰是陈向全的另一名“得意门生”,今年作为参赛选手参加了国网全业务核心班组检修竞赛。巧合的是,陈向全正是此次竞赛的教练。
“竞赛前的训练,无论是晴天‘一身汗’,还是雨天‘一身泥’,师父总是会忙里偷闲,跑到现场来给我‘开小灶’。”蔡皓杰称,在进行训练的时候,自己常常会因为一些疑难问题不知所措,甚至有时会因为训练的难度过大而焦虑。陈向全总会传授一些关于排查的小诀窍助其快速定位故障。
“无论我的态度是积极乐观还是焦急慌乱,他总是像个定海神针一般,以足够的专业能力让我拨云见日。”今年教师节,蔡皓杰代表师兄师弟们在国网“渝电党建”的公众号上如是写下对陈向全的感恩和祝福。(完)